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民辦大學資金來自個人或企業(yè),公辦大學辦學資金來自政府撥款。一般而言,社會上普遍認為公辦大學要優(yōu)于民辦大學,但隨著近年來社會的發(fā)展,也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異的民辦大學。
民辦大學與公辦大學簡介
一、民辦大學
民辦高校指的是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其辦學層次分??坪捅究?。民辦高校的學費是公立大學的三到四倍。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機構作為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補充。國家嚴格控制社會力量舉辦高等教育機構。國家對社會力量辦學實行辦學許可證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規(guī)定的審批權限,對批準設立的教育機構發(fā)給辦學許可證。截至2018年3月4日,全國獨立設置民辦普通高校470所(含中外合作辦學大學11所)。中外合作辦學的學院也在民辦范疇。中國民辦高校已經有30余年歷史。在校學生數(shù)量已經超過557萬人,同時,民辦高校已經不再是10年、20年前的“三無”(無資金、無師資、無校舍)狀態(tài),而是越來越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提高育人質量。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更注重自身辦學特色,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參與2012年研究生招生的院校中首次出現(xiàn)民辦高校。北京城市學院在內的5所民辦高校已通過教育部審批,正式獲得研究生招生資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民辦高校首次獲得研究生教育資格,此舉標志著民辦高校學歷培養(yǎng)層次進一步提升,打破了過去研究生招生由公辦高校、科研院所獨家壟斷的局面。中國的民辦高等院校與公辦高等院校不同,民辦高等院校一般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區(qū)的教育廳或教委主管,公辦高等院校則由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區(qū)級政府主管。
二、公辦大學
公立大學指以國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資助創(chuàng)立維持的高等院校,公立大學區(qū)別于以民間資本的私立大學。在世界上的一些國家或地區(qū),公立大學可被選為國家重要的研究型大學;在海外著名的公立大學有美國的加州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和英國的倫敦大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