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是“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的。南京師范大學簡稱“南京師大”或“南師”,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點大學,也是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南京師范大學拓展介紹
一、辦學歷史
南京師范大學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chuàng)辦的三江師范學堂,該學堂是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發(fā)祥地之一。后歷經(jīng)兩江優(yōu)級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時期;
南京師范大學的另一源頭為1888年創(chuàng)辦的匯文書院,后發(fā)展為金陵大學,1951年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曾稱金陵女子大學)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在原南京大學、公立金陵大學等有關院系的基礎上組建南京師范學院,校址設在原金陵女子大學校址。
1984年改辦成南京師范大學。
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
2000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并入。
2015年成為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高校。
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目前,學校正在著力建設“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
二、辦學規(guī)模
南京師范大學擁有仙林、隨園、紫金三個校區(qū),隨園校區(qū)有著“東方最美麗的校園”之美譽。學校占地面積2179633平方米,現(xiàn)有校舍總建筑面積932076.19平方米。設有二級學院28個、獨立學院2個。學校共有在職教職工3253人,專任教師2080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642人,副高級職稱741人,其中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
三、學科建設
南京師范大學的學科已涉及哲、經(jīng)、法、教、文、史、理、工、農(nóng)、醫(yī)、管、藝等門類。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地理學、美術學等6個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A類,工程學、化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nóng)業(yè)科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環(huán)境科學/生態(tài)學、數(shù)學等8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
四、對外合作
南京師范大學一貫重視與海外的交流與合作,堅持國際化發(fā)展戰(zhàn)略。學校是改革開放以后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大學,是國家設立的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對外漢語教學基地、首批華文教育基地和港澳臺地區(qū)幼兒教育培訓基地;設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nóng)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南京基地、法國文化研究中心及南京法語培訓中心、意大利文化研究中心等國際性研究和教學組織。與美國、英國等16所大學舉辦中外合作辦學及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在123所大學設有學生海外學習項目。與世界上4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31所大學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聘請外國專家400余人,其中長期外國專家80余人;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即“111引智計劃”)。全年接收留學生1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