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第1個公開機構(gòu)是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是1921年8月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建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作為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機關。
1921年,為了貫徹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黨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加強黨對工人運動的領導的精神,黨中央決定在中國當時的產(chǎn)業(yè)中心上海的北成都路19號,也就是如今的成都北路893弄,成立了第一個領導全國工人運動的公開組織: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
勞動組合書記部成立后發(fā)表宣言,提出“要發(fā)達勞動組合,向勞動者宣傳組合之必要,要聯(lián)合或改組已成的勞動團體,使勞動者有階級的自覺,并要建立中國工人們與外國工人們的密切關系”,“相信將來的世界一定是工人們的世界”。
民國初期,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工人階級力量的增強,為以后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
1922年,總部由上海遷到北京,主任改為鄧中夏,改《工人周刊》為機關刊物。主要活動是對工人進行宣傳教育,組織工會,領導工人開展罷工斗爭。初期以鐵路工人為工作重點。
1922年5月1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
會議通過了共產(chǎn)黨提出的“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的口號和罷工援助、1925年5月1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廣州召開了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會議通過了工人階級與政治斗爭、經(jīng)濟斗爭、組織問題、工農(nóng)聯(lián)合等30個決議案,成立了中華全國總工會。至此,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